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同居纠纷
同居纠纷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调解快讯
调解快讯
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调解
离婚调解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调解团队
调解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分手调解
分手调解
代书遗嘱
代书遗嘱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遏止艾滋须先认识艾滋

时间:2006/12/9|

阅读量:2854|

来源:朱运德律师

文本标签:

作者:li2285
今天(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
那么,中国的防艾承诺又是什么呢?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到2007年和2010年底,实现的目标分别是:有效干预措施覆盖70%、90%以上高危人群;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85%、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到70%、90%以上。

又如何实现遏止艾滋的这一基本目标呢?从2003-2006年,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艾滋病防治政策,包括“四免一关怀”政策,安全套推广方案,高危人群干预工作指导方案,以及遏制艾滋病五年行动计划和艾滋病防治条例,不仅使中国的防艾有了具体有效的措施,而且还使艾滋病防治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
毋庸置疑,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对于防止艾滋病感染,遏止艾滋病传播,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然而,笔者也认为,要切实遏止艾滋,大打一场防治艾滋的人民战争,仅有国家的政策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坚实的群众思想认识基础,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群众思想认识基础是国家相应法律政策措施得到实施的重要保障。

谈艾色变仍然是许多国人面对艾滋病毒及感染者的第一反应。普通人遇到艾滋病人的态度常常是敬而远之,如果迫不得已需要与艾滋病人同楼居住或同单位上班,则会完全“划清界限”,表现得异常冷漠。而这恰恰是艾滋病人或感染者所不能忍受的,周围人的歧视和整个社会的冷漠,往往促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甚至报复社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威胁。

歧视源于恐惧,而恐惧则源于无知。正是由于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不清楚艾滋病毒的危害究竟有多大,不知晓艾滋病毒传播的途径,有人甚至极其浅表地认为与艾滋病人或感染者握手共餐就能够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不产生极度恐惧呢,又怎能不冷漠和歧视艾滋病人呢?

对艾滋的无知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后果,一方面由于无知可能使高危人群中的许多人缺乏预防意识,丧失预防警惕性,比如许多商业性性行为戴套率不高,一些同性恋者不能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男性同性恋者都有过不只一个性伙伴,但坚持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即安全性保护措施的人,仅占20.2%,而在全国仅男同性恋者就有近千万(11月30日《新京报》)。可想而知,在我国艾滋的高危人群的群体庞大性及其感染艾滋的潜在危险性。

另一方面,由于无知也使普通公众缺乏足够警惕的同时,对那些艾滋感染者表现出极不友好的态度,甚至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都对艾滋感染者采取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30日《东南快报》)。众所周知,回避决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试想,在一个社会中,连医疗人员都对艾滋采取回避态度的情况下,谁来帮助公众预防艾滋呢,又由谁来帮助那些感染艾滋的人战胜病魔呢?可以说,这是遏止艾滋的最不利条件和不健康社会环境。其实,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的,而他们感染后受到的社会歧视让他们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不仅打垮了他们的身体,也摧毁了他们的精神,有的甚至自杀和杀人。

事实上,认识艾滋是改善防治形势的重要前提。一项来自京沪穗三地居民艾滋病常识与态度调查报告显示,半数被调查者表示不会歧视艾滋病患者,且许多人都表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有所转变,由歧视变得不歧视甚至关爱。而这一结果则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因为调查同时也显示,被调查的几乎全部居民知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九成人知晓可以造成艾滋病传播的设施,98.5%的人知晓注射器可以造成艾滋病的传播;88.0%的人知晓手术植入人体的器械会造成艾滋病的传播(30日《中国青年报》)。

总之,艾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态度和认识程度。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它,积极主动地了解它熟悉它,艾滋是能够被人类战胜的。面对艾滋,我们不必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