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7/12|
阅读量:1057|
来源:朱运德律师
记者魏娜 通讯员高翔
47年前,武汉娃娃黄崇华和家人在彭刘杨路上失散,如今51岁的洛阳人赵孝功来汉寻找亲生父母。昨天,中南医院亲子鉴定中心的一纸鉴定书认定:现在的赵孝功就是当年的华子。
4岁时与父母走失 被领养到了洛阳
接到医院的亲子鉴定结果,75岁的田玉兰老泪纵流。当年,正是她和丈夫吵架赌气,一时疏忽松开了4岁儿子的手,从此就再也没有了孩子的音讯。每次一想起儿子,田玉兰就后悔不已,失声痛哭。她不敢奢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儿子一面,再听儿子叫一声“妈”。
6月初,赵孝功刚刚为养母办完后事,舅舅第一次告诉了他真实的身世:“你是武汉人,47年前,我在武汉工作时,把你从武汉福利院带到了洛阳。”
赵孝功说,从小就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但具体的身世,家人闭口不提。有一次,他忍不住问养母,但养母说,“你进了我们家门,就是我们家人。”从此,他再也不多问。
得知自己是武汉人的消息后,赵孝功一刻不耽误地登上了火车。但是除了知道自己在武昌彭刘杨路与家人走散外,赵孝功对自己的“家”一无所知。
小时候总念叨“茅店” 原来就是自己的家乡
花了3天,赵孝功找了武汉市民政局、福利院等机构,每个地方都没有他的信息记载。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小时候的名字,赵孝功只好再打电话给洛阳的舅舅。
舅舅这才给了赵孝功一个确切的地址:江夏区茅店。原来当初华子走失后,爸爸曾找到武汉市福利院,并留了一家纸条,上面写着家庭地址。
当时,小华子已经被舅舅领到洛阳。后来,这张纸条辗转到了舅舅手中,一直保存着。
“茅店”这个词勾起了赵孝功儿时的记忆。当时他刚到洛阳,还说着一口武汉话,嘴里总是念叨:“茅店、茅店。”但养母用洛阳口音听成了:“牡丹、牡丹。”养母十分奇怪,这个娃怎么总是要牡丹!
赵孝功说,直到舅舅告诉这个地址,自己才第一次知道“茅店”是个地名。在一个武汉做生意的亲戚带领下,他直接找到了茅店。当初的简陋小村子,如今已经是光谷区域的一个居民小区了。
左眉的疤痕 勾起生母47年前的回忆
赵孝功到派出所去打听:哪家人在40多年前遗失了孩子?热心人带着赵孝功笔直来到田玉兰家,只有这家人47年前不见了儿子。老人不敢相信儿子回来了,伸手摸了摸赵孝功的左眉骨,放声大哭:“华子,你是我的华子。”
原来田玉兰的儿子小时候左眉骨受了伤,留下一个小疤痕。赵孝功这才知道自己小时候叫黄崇华,乳名叫华子。47岁的妹妹黄清明得信赶回家,一见赵孝功就喊“哥哥”,原来他和爸爸年轻时候长得一摸一样。
赵孝功不放心,提出跟母亲做个亲子鉴定。他说,如果结果相符,当然皆大欢喜,自己也就落叶归根,留在武汉赡养老母,如果不相符,那就当认识一家朋友。
6月9日,赵孝功带着母亲、妹妹来到中南医院亲子鉴定中心,医生采集了赵孝功和田玉兰的血液进行检验。一个月的等待,昨天结果终于出来了:分析15个荧光STR位点的分型结果,均符合遗传规律,不排除亲生关系。
由于华子的亲生父亲已于2002年去世,赵孝功的血样只和母亲进行了比对,无法得到100%的相符。昨天,医生又采集了华子妹妹的血,与赵孝功进行进一步比对。医生说,赵孝功与田玉兰的母子关系已基本上毫无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