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离婚诉讼
离婚诉讼
离婚技巧
离婚技巧
财产分割
财产分割
子女抚养
子女抚养
涉外婚姻
涉外婚姻
婚姻调查
婚姻调查
同居纠纷
同居纠纷
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
婚姻文书
婚姻文书
家庭权利
家庭权利
调解快讯
调解快讯
离婚成本
离婚成本
离婚调解
离婚调解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港澳台婚
港澳台婚
离婚赔偿
离婚赔偿
继承赠予
继承赠予
调解团队
调解团队
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
移民律师
移民律师
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文学长廊
文学长廊
分手调解
分手调解
代书遗嘱
代书遗嘱
协议离婚
协议离婚

广东公务员醉驾将“双开”引热议 被质问依据何在

时间:2011/9/3|

阅读量:1163|

来源:朱运德律师

文本标签:
2011年09月03日 15:20:47 来源: 南方日报
  从10月1日开始,公务员醉驾将被开除党籍、公职,且终生影响入党入伍。(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近日宣布的这项新举措引起热议。对这一“麻辣”手段,各方有赞有弹有担忧。
  醉驾后果严重
  今年5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醉驾入刑,最高拘役半年。应上位法调整,此次《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也对原来规定进行修正。对酒驾行为的处罚措施更为严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公务员醉驾将被开除党籍、公职,且终生影响入党入伍。
  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因醉驾要追究刑责,醉驾行为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是公务员的会被开除公职,而有醉驾行为的,按照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也不得入伍,不得担任律师、警察等。
  从新的《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来看,可谓“醉驾很危险,后果很严重”,包括被吊销从业资格证、影响就业、面临经济惩罚、终身禁驾等。在办理移民、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也有可能被某些国家或地区拒签。此外还不能担任国有企业、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担任新闻记者。
  规定依据何在
  在过去,醉驾被处以的是行政拘留,这是针对违反行政法行为的处罚,受处的行为情节轻微,违法而不构成犯罪。自今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开始实施,醉驾入刑。醉驾拘役,这是一种刑事处罚,表明其行为已经犯罪。一旦因为醉驾被判刑,当事人的档案中,将增加刑事处罚记录,对个人、子女以及家庭成员均会造成影响。
  省公安厅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酒后驾驶者造成交通事故只是一种过失,但喝醉后仍然驾驶,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故意,这直接导致了其他人的生命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所以,刑法修正案不再打“擦边球”,而是将醉驾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
  为与刑法修正案(八)衔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删去了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人拘留的规定,醉酒驾车将被拘役,并于5月1日施行。
  多位受访的律师对记者表示,《公务员法》已明确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就意味着,公务员一旦醉驾被判拘役,就已触刑,面临被开除公职。此次广东出台的新条例,正式明确了对公务员醉驾触刑的严厉处罚。
  事实上,“醉驾丢职”不仅仅是针对公务员群体。按照《劳动法》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普通民众“醉驾入刑”后可能也将丢掉工作。
  【反应】
 赞:醉驾处罚动了真格
  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为了遏制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多发态势,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广东公安交管部门就曾出台规定,要求“公务员酒后驾驶,除根据相关法规扣证罚款外,一律抄告当事人所在地纪检监察部门”。一位在省政府任职的公务员向记者坦言,过去抄告,也就属于警告提醒,可能很多人还不太当回事,现在惩罚措施明显加重,大大增加了酒驾的成本,以后有应酬出外,肯定会先提醒自己,“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广东的新规引起了热议。在网易、新浪等各大论坛上,不少网友为这个规定叫好。不少网友认为,广东的做法明确了对公务员这一公职人员群体的处罚,不打“擦边球”,对推动拒绝醉驾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弹:此规定是否多此一举
  也有人质疑,这种规定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醉驾入刑,就是刑事犯罪,犯了罪的公务员,不开除干嘛?”网友bilion提出,在《公务员法》中早就有了规定,受到刑事处罚的没有资格当公务员。
  吉林的一位网友则提醒,虽然新规让群众看到了交管部门执法决心之大、措施之强硬,但切忌不要朝令夕改,更关键的是在实践中能真正贯彻到位,交警能够公平、公正执法。
  忧:会否引发“顶包”现象
  有基层一线执法警官认为,加重酒驾、醉驾处罚后,可能会有一些肇事当事人选择逃逸、回避的方式,以为能够减轻处罚,实际上却带来了更高的犯罪成本,因为犯罪性质就从肇事转变为肇事逃逸,刑罚更重。
  广州一位张姓车主提出,对公务员酒驾的惩罚措施加重,会不会引发“顶包”现象的出现?(记者 洪奕宜)